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-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-久久久久久久极品内射-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

萬能百科  > 健康養生?  > 

按摩什么穴位補腎

2022-02-23   

中醫認為人體每一個臟器都有對應的穴位,按摩一定穴位可以達到養生效果,下面就起來看看補腎應該按摩哪些穴位。

    操作方法

    • 01

      三陰交穴
      三陰交,顧名思義,是肝經、脾經、腎經三條陰經交會之處,三陰交穴本身屬于脾經,位于脛骨內側、腳內踝上約10cm處。針灸該穴主治遺精、陽痿、陰莖痛、小便不利、睪丸縮腹等,是治療ED最常用的穴位之一。
      按摩方法:如手握成拳,以食指第一指節的背面作為著力點,或者手自然展開,以拇指腹作為著力點,在選定的穴位上繞圈按揉。每個穴位按摩3—5分鐘,或先向左畫圈20次,再向右畫圈20次,早晚各做一次。

      • 02

        商陽穴
        商陽穴位于食指尖端橈側指甲旁,傳統醫學認為,刺激該穴具有明顯的強精壯陽之效,可延緩衰老。
        按摩方法:利用上下班乘公共汽車或電車的時間,用食指鉤住車內的扶手或吊環;或在閑暇時兩手食指相鉤反復牽拉;或利用傘柄等按摩食指。

        • 03

          關元穴
          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處,屬于沿頭面正中貫穿胸腹的任脈。所謂“任脈”,是指不論男女都與其生殖系統有密切關系的一支經脈,任脈上有不少具有強精壯陽效果的穴位。
          按摩方法:首先以關元為圓心,左或右手掌做逆時針及順時針方向摩動3-5分鐘。然后,隨呼吸按壓關元穴3分鐘。

          • 04

            涌泉穴
            涌泉穴是人體足少陰腎經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。它位于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,即當腳屈趾時,腳底前凹陷處。《黃帝內經》上說:“腎出于涌泉,涌泉者足心也。”意思是說: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,來源于足下,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。所以,涌泉穴在養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            按摩方法:以涌泉穴(在足前部凹陷處,第二、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/3處)為中心,用左手中食指稍稍用力擦右足心,再以右手擦左足心,令腳掌發熱即可。

            • 05

              太溪穴
              腎是人的先天之本,人體的元陰和元陽都來源于它,所以腎是人體元氣之源。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,是匯聚腎經元氣的“長江”,所以古人稱太溪穴為“回陽九穴之一”,認為它具有極高的回陽救逆之功。古代很多醫家面對垂危的病人,多用這個穴“補腎氣、斷生死”,如果在這個穴位上能摸到跳動的動脈,說明病人腎氣未竭,還可救治;如果沒有跳動,就說明病人陰氣纏身,比較危險了。刺激太溪穴具有明顯提高腎功能的作用,所以可以經常按揉太溪穴
              按摩方法:每次每個穴位5分鐘左右便可,不必拘泥于方法。當然在腎經的流注時間,即下午17~19點時按摩的效果更好,按揉時可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,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;按揉的力度,除了要有酸脹的感覺之外,還要有麻麻的感覺。

              • 06

                氣海穴
                穴位都在下腹部的中線上,與關元穴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保健穴,按摩氣海穴具有益氣助陽、調經固經的作用,能輔助治療男子遺尿、勃起不堅、遺精、滑精等。
                按摩方法:要充分刺激這個穴位,適宜用“雙掌推腹法”。男性仰臥,兩手重疊,先沿著肚子中線,由上至下推,重復20次。再分別從兩側的肋弓下緣,向下推至大腿根部,也是20次。最后,按順時針方向,按摩臍部周圍,并逐漸擴大至整個腹部,按摩兩三分鐘后,再按逆時針方向,以同樣的方法按摩兩三分鐘。

                • 07

                  腎俞穴
                  腎俞穴是腎經的主要穴位,腎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處,左右各一個,經常按壓可以強壯腎氣,增強腎的功能,尤其對月經不調、性冷感有幫助。因此,月經不調的女性不妨試試按摩腎俞穴,以調脫月經不調的煩惱。
                  按摩方法:每日臨睡前,坐于床邊垂足解衣,閉氣,舌抵上腭,目視頭頂,兩手摩擦雙腎俞穴,每次10~15分鐘。每日散步時,雙手握空拳,邊走邊擊打雙腎俞穴,每次擊打30~50次,可以增加腎臟的血流量,改善腎功能。

                  聲明:本篇經驗系酷知網「www.coozhi.com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                 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                  (尤其在法律、醫學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。

                  標簽